本田、日产考虑合并 新晋全球第三大车企能成吗
|
|||
|
|||
据《日经新闻》12月18日报道,日本第二大车企本田和第三大车企日产正在进行初步的合并谈判,不过讨论仍处于早期阶段,具体是否能达成协议尚未可知。据悉,双方考虑的一个方案是成立一个新的控股公司,合并后的公司将以此为平台运营。另外,也有可能将三菱汽车纳入其中。目前,日产仍是三菱的最大股东,持有24%的股份。消息公布之后,日产和三菱当日股价大涨,而本田股价出现小幅下跌。 据悉,本田和日产合并的初衷是,在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合并能够汇聚、协调双方资源,更好地与特斯拉和不断崛起的中国车企竞争。在可能合并的消息传出后,两家公司均发表声明,重申了继续合作的承诺,并表示将在适当时机向相关方提供最新进展。据彭博社报道,本田执行副总裁青山真司日前回应道,本田正在考虑几种选项,包括合并、资本合作或设立控股公司。 抱团取暖 日产更需要本田 本田和日产或将合并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今年3月15日,日产和本田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就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全面合作,包含联合采购、共同开发动力平台、零配件通用化等,日产与本田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降本,提升电动车产品竞争力。8月1日,双方签署了关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的谅解备忘录,在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SDV)平台领域的基础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当时在被问及本田和日产之间是否存在资本联盟的可能性时,本田社长三部敏宏回应道,“本田与日产尚未讨论资本联盟,但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 本田与日产考虑合并,自然是为了“抱团取暖”。当前,两家公司在销量和利润方面的报表都不太好看。从2024上半财年(2024年4~9月)来看,本田的营业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7.2%降至6.9%;净利润为4946.8亿日元(目前1日元约合人民币0.0472元),同比下滑19.7%。对此,本田方面表示,虽然其在北美和日本市场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销售强劲,但仍未能抵消东南亚和中国业务的低迷。2024上半财年,本田在华销量为38.1万辆,同比大跌37.%,导致其全球销量同比下滑8%,至178万辆。为此,本田将2024财年全年汽车销量预期由390万辆下调至380万辆。 日产的处境更加艰难。自戈恩事件后,日产就受到沉重打击,前两年颓势刚得到扭转,今年又开始故态复萌。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日产的经营危机愈演愈烈。2024财年第二财季(2024年7~9月),日产出现了93亿日元的净亏损。为此,日产宣布采取紧急措施以改善业绩,将削减20%的全球产能,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与此同时,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从2024年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公司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减薪。此外,日产还宣布减持所持的三菱汽车股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产高管在最近一次的采访中表示,日产还有12或14个月的生存时间。该报道称,日产当务之急是寻找长期投资者以改善公司现状。戈恩事件后,日产与联盟成员雷诺已渐行渐远。2023年,日产与雷诺达成重组协议,雷诺持有日产的股权将从43%降低至15%,与日产持有雷诺的股份相同。据知情人士透露,日产正在寻找长期、稳定的投资者,以取代雷诺所持的部分股权,并表示不排除让本田收购部分股份的可能性。 据《日经新闻》最新报道,日产与本田进行合并谈判的背后,有鸿海科技集团的影子。据悉,鸿海将目光瞄准了经营不善的日产,目前领导鸿海电动汽车业务的关润,曾担任日产汽车副首席运营官,彼时是日产的“3号人物”。据媒体报道,鸿海已与日产进行接洽,寻求收购后者多数股权。日产在私底下曾讨论反收购的对策,本田也担心鸿海介入将导致其与日产的合作流产,因此双方开始就合并进行讨论。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袁文博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本田和日产商讨合并,有其背后的逻辑和企业自身的考量。一方面,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之间结盟、合作将成为常态;另一方面,考虑到日产的现状,它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合作伙伴,或者说稳定投资者。而作为一家日本企业,有关日产股权收购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因素,日本汽车行业乃至日本政府肯定属意另一家日本企业来当这个“白衣骑士”。 合力应对转型挑战与压力 2023年,本田全球销量为398万辆,日产为337万辆,三菱为78万辆。如果3家公司合并,年销量将超过800万辆,这将使得新公司跻身全球头部汽车制造商之列,但仍低于丰田汽车(2023年为1120万辆)和大众汽车集团(2023年为920万辆)。 日媒认为,一旦合并,日本汽车业实质上将划分成为两大阵营:以丰田为首的车企是一大阵营,丰田是斯巴鲁、大发的最大股东;本田、日产和三菱组成另一大阵营。如果本田和日产合并,在日本市场能更好地与丰田抗衡;在海外市场,将增强双方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当前,本田和日产都在减少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日产与雷诺现在的关系自不必多说,而本田与通用汽车由于合作进展不顺,关系也在降温。近日,在通用汽车表示将不再为旗下子公司Cruise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提供资金之后,本田宣布将终止与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汽车合作关系,称其战略转变将破坏本田将Robotaxi服务引入日本的计划。就在一年之前,本田方面表示,由于商业环境变化,将搁置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经济型电动汽车的计划。 《日经新闻》报道称,当前,美国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日益崛起,正从技术和生态方面推动汽车行业加快转型,对传统跨国车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车企如今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就是鲜明的写照。最新销量数据显示,本田11月在华销量为7.7万辆,同比下降28%;日产中国销量为6.4万辆,同比下滑了15%。 在今年3月达成合作时,本田和日产就表示,将通过合作加速电动汽车技术创新,并利用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以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三部敏宏说:“在这个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转型时期,我们将研究日产和本田之间合作的潜力。”“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内田诚表示,“为日益加快的转型做好准备是很重要的,我们达成这一协议的基础是相互理解,即本田和日产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由于转型较为迟缓,本田和日产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正不断下滑,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此外,两家公司在“日系车后花园”——东南亚市场的份额也在流失。内田诚此前就曾提到,新兴电动汽车品牌正试图用压倒性的价格和速度优势占领市场,而日产不可能独自开发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危机感使然,日产自今年1月就开始与本田讨论合作事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化和智能化引领的汽车行业颠覆性变革,需要企业的巨大投入。在他看来,如果本田和日产合并,整合双方资源推动转型,是明智之举。“现在很多欧美车企调整电动化脚步,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初始投资太大,撑不住了。而抱团能够摊薄成本,分摊风险。” 行业“洗牌”与整合加速 如果本田与日产合并,将成为自2021年1月FCA(菲亚特克莱斯勒)与PSA(标致雪铁龙)合并组建Stellantis集团以来,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这也反映了在转型加速、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整合趋势愈发明显。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曾表示,未来汽车工业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全世界可能只剩下4~5家汽车公司,而这几家汽车公司的概念、格局和所存在的形态都不一样。无独有偶,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曾预言,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将只剩下10家主要车企,其中特斯拉和中国车企将占据主导地位。 “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市场,整合都是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付于武说。就像中国市场,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家车企相继宣布整合旗下部分品牌及相关资源、一些造车新势力企业“爆雷”,都反映了这一趋势。企业内部,像吉利宣布旗下两大品牌极氪与领克合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提质增效;企业外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车企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将加速。这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
|||
上一篇:
谁来拯救焦头烂额的Stellant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