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概括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小米YU7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站长 日期:2024/12/31 9:03:29 人气:586 标签:行业资讯   

小米YU7不能承受之重|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小米YU7不能承受之重,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分享到:

活跃度是吸引流量的基石,在当前汽车领域,一些新兴汽车品牌因其高度活跃而备受瞩目,不仅吸引了大众眼球,还赢得了热烈追捧。近日,小米SUV新车型YU7的实车图曝光,预计将于2025年上市。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众多网友将小米YU7视为特斯拉Model Y的有力竞争者,甚至有人认为它有可能颠覆Model Y的市场地位。回顾近年来,众多自主品牌电动SUV都以Model Y为标杆,试图挑战其市场霸主地位,但结果大多不尽如人意。有的车型尚能保持一定的市场关注度,而有的则几乎毫无竞争力。
  这引发我们深思:从车身尺寸、内部空间到驾乘舒适度等多个方面来看,Model Y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它为何能够多年来一直引领纯电动SUV的发展潮流?它的独特魅力究竟何在?业界对小米YU7的高度赞誉,是否存在过度吹捧甚至捧杀的嫌疑?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为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亮相即成顶流
  近期,除了小米YU7被寄予厚望,被视为特斯拉Model Y的强劲对手外,多款自主品牌新能源SUV也纷纷宣布要对标特斯拉Model Y。面对这样的局面,特斯拉Model Y是否暗自高兴我们不得而知,但其销量成绩确实令人瞩目。2023年,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达到了64.7万辆,稳居年度电动车型销量榜首。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11月,Model Y的销量达到了41.84万辆,在国内电动SUV市场中保持着明显的领先优势。
  “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这句话用在特斯拉Model Y身上再合适不过。自2019年在美国上市,2021年在中国上市以来,Model Y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赢得了广泛认可。尽管Model Y可能不是同类车型中各项性能最优的,但其在研发设计、生产品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在用户黏性和忠诚度方面表现出色。如果体验感不好或口碑不佳,Model Y也无法持续保持领先的销量。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指出,特斯拉Model Y与自主品牌同类新车型相比,在硬件上较为接近,但在服务等“软件”方面存在很多自主品牌目前尚难替代的优势。特斯拉的售后服务更加专业、高效且贴心,车主可以通过特斯拉App轻松预约服务项目、门店和时间。特斯拉的一次性故障修复率高达97%以上,车主的认可度接近99%。这些服务“软指标”的高水平才是特斯拉成功赢得用户、引领市场趋势的关键所在。
  追捧还是捧杀?
  当谈及小米YU7与特斯拉Model Y之间的竞争力对比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从车型尺寸来看,小米YU7的长、宽、高分别为4999mm、1996mm、1600mm,轴距更是达到了3000mm,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mm、1921mm、1624mm,轴距为2890mm。尽管两者在尺寸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有资深设计师指出,小米SUV的设计更偏向于轿跑风格,那么实际的空间利用并不会产生显著差别,这还需等待实车上市后才能得以验证。
  在动力方面,小米YU7展现出了更为强劲的配置。它采用双电机驱动,前电机最大功率为220kW,后电机则达到288kW。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也采用双电机,前电机最大功率137kW,后电机为220kW。从这些数据来看,小米YU7在动力上确实更胜一筹,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它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来支撑,可能会增加车身重量。
  然而,关于小米YU7是否真的对标特斯拉Model Y,官方至今并未给出明确表态。从小米YU7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它似乎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轿跑SUV,而非直接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小米YU7可能更希望吸引那些追求高性能的消费者,因此与特斯拉Model Y形成差异化竞争。
  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陈晖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现阶段小米YU7与特斯拉Model Y在车型设计理念、价位以及产能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特斯拉上海工厂在2023年共生产了95万辆新车,月交付量保持在8万辆左右,其中三分之一出口国外。而小米汽车目前的月交付量仅为2万辆多一点,即使加上二期工厂的产能,也仅为特斯拉的一半。
  对于网友将小米YU7解读为“Y Ultra”,意为更强的Model Y,并担忧这是否为“捧杀”时,曾欣认为,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方面,近年来新车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任度和接受度确实有所提高,希望自主品牌能与外资品牌进行正面竞争。但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容量巨大,各类细分领域的车型都有对应的用户群体。差异化竞争不仅有利于车企走高质量竞争之路,也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小米汽车在应对舆论方面也表现出了清醒和冷静。他们能够冷静对待褒贬不一的意见,这表明小米汽车不会轻易被“捧杀”。因此,我们期待小米YU7在未来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认清差距,逐渐赶超
  当网络上将小米YU7视为对标并意图狙击特斯拉Model Y的车型时,背后往往隐藏着过高的期望值和浓重的情绪化色彩。产品一旦上市,就可能会面临来自各方的挑剔目光,网络上的舆论评价也可能因此出现戏剧性的反转。
  “捧杀”的本质在于情绪化、从众化、偏听偏信,它忽视了客观实际和全局观念,只看重单一的好评或差评,缺乏中间地带。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保持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需要客观认清与外资品牌的差距,明确自身的品牌实力和产品特质,加速赶超的步伐。
  特斯拉ModelY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代表,其产品力、品牌效应、领先的技术以及完善的补能和服务网络都为其赢得了强劲的市场表现。多位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特斯拉,因为特斯拉的车型既美观又好开,同时在全球纯电动车销量中名列前茅,并拥有庞大的超级充电桩网络和服务体系。雷军也曾坦言,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电耗表现尤为出色,值得国内车企学习。
  特斯拉在核心技术创新上的加速推进,无疑在扩展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版图。从功率半导体到计算芯片,从扁线电机到永磁同步电机,从大圆柱电池到CTC底盘一体化技术,特斯拉的创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力度推动着行业的发展。特斯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甚至使得北美的充电桩标准也在逐步向特斯拉标准靠拢。
  近期有消息称,特斯拉Model Y将于2025年迎来改款,性能、配置和性价比都将进一步提升。如果FSD自动驾驶系统能在2025年进入中国市场,那么特斯拉Model Y无疑将焕发新的生机,具备更强的产品力,给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与特斯拉低调务实、专注于技术实力的态度相比,自主品牌车企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差距,逐步赶超,而不是沉溺于自我吹嘘和妄自尊大。如果小米YU7也陷入这种自我膨胀的陷阱,那么对于即将上市的小米YU7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而言,认清现实是抵御各种“捧杀”和不同评价的关键。只有牢记“骄兵必败”的道理,认真打造产品,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实力。尽管新能源自主品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核心原创技术仍然不足。目前的集成创新只能应对短期需求,而面对快速发展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原始创新才是支持长久发展的基石。从特斯拉到跨国车企巨头,都是通过原始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获得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果仍然依赖抄袭来获取短暂的利益,那么就无法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如果不能以创新来夯实核心技术基础,而满足于表面的浮夸和虚荣,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小米YU7不能承受之重|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小米YU7不能承受之重,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扫码关注公众号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 湖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 长沙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 衡阳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
Copyright @ 2022-2023 湖南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2008439号 邮箱::csqclm@sina.com 电话:0731-82758735
最佳使用效果:1920*1080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5.5或以上 技术支持:海曜网络